金标尺公考APP
考公务员,到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公考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39~40题】
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运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合上叶子“睡眠”;捕蝇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种“睡眠运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不解之谜。
18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德梅兰把含羞草放到光线照不到的洞穴里,发现它的叶子依然以24小时为周期开合。这说明含羞草体内存在一种不受外界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19世纪,达尔文在《植物的运动本领》中说,植物在晚上闭合叶子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20世纪80年代,德国希尔德奈希特的研究报告指出,叶子的开合是由一种称为“膨压素”的植物激素控制的。此后,日本上田实等人从植物中抽出包含数千种化合物的萃取物,最后成功分离出两种活性物质,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另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张开的“兴奋物质”。
植物睡眠之谜之所以长期不得其解,就是因为此前没有人想到使叶子开合的竟是两种不同的生理活性物质。人们进一步了解到,豆科植物叶下珠的安眠物质是一种含葡萄糖的配糖体,白天配糖体水解,安眠物质浓度降低,夜晚配糖体重新合成,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而配糖体的合成分解是由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而相反的是铁扫帚,它的配糖体不是安眠物质,而是兴奋物质。在夜晚铁扫帚的配糖体就会水解,兴奋物质浓度降低,叶子随之闭合。如果用人工合成的半乳糖代替葡萄糖,由于半乳糖在铁扫帚体内不会水解,反而会成为一种睡眠阻断剂,使铁扫帚始终不能睡眠,以致两个星期之后因缺水枯萎而死。
解开植物睡眠之谜,将为某种“绿色”农药的诞生铺平道路。目前的除草剂还无法让田菁等豆科杂草枯萎而不损害豆科植物,研究人员已经人工合成了使田菁失眠的睡眠阻断剂,实验结果是田菁第三天就整株枯死。由于这种阻断剂只对田菁起作用,因此不会影响大豆的生长。
A
科学家揭开了植物睡眠之谜
B
配糖体在植物睡眠中的重要作用
C
“安眠物质”与“兴奋物质”的发现之旅
D
利用植物睡眠特性开发“绿色”农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文段第一段提出问题,即植物为什么会睡眠一直是个不解之谜;第二段以研究为例,指出科学家对植物睡眠的研究结果;第三段解释植物睡眠之谜长期不得其解的原因;最后讲述揭开植物睡眠之谜的意义。因此,文段重点在围绕植物睡眠之谜进行描述。对应选项,A项契合文段内容,当选。B、C、D三项,均为文段中揭开植物睡眠之谜的一方面内容,表述片面,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项。
【文段出处】《植物睡眠之谜》
相关题集
相关试题
经典的影视作品总是具有隽永的生命力,将这些经典重新搬上荧屏,成为不少创作者的选择。近来, 不少翻拍剧登陆各大卫视和视频网站,从经典老剧到青春记忆,在引发一波波回忆的同时,也引来不少争议。有统计显示,《神雕侠侣》已被翻拍了11次,《倚天屠龙记》被翻拍了9次;而一些爱情、都市、励志类的当代剧,“不是已经被翻拍,就是在被翻拍的路上”。翻拍是艺术的再创作,创作人员不能在亦步亦趋的模仿中束缚了自己,更不能在市场大潮中迷失了自己。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所谓“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如今翻拍剧频频被吐槽,其实也是对创作者观念、创意、眼界还在原地踏步现状的一种提醒。上述文字中作者认为( )。
某地区85%的糖尿病患者在患糖尿病之前都是肥胖者。因此,如果该地区肥胖者的人数能减少一半,新的糖尿病患者将显著减少。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
甲、乙两条生产线同时接到羽毛球拍、网球拍两种球拍的生产任务。已知甲要生产的球拍总数和乙相同。甲的网球拍生产任务是乙的1/3,乙的羽毛球拍生产任务是甲的1/4。如甲、乙工作效率相同,且单个羽毛球拍生产时间是网球拍的一半。问甲、乙完成任务用时之比为:
在认知对象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对某事的等待而产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等待效应”。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等待效应的是( )。
文中划线处的“同命”一词指的是( )。
根据短文内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咳嗽涉及病因众多,临床诊治咳嗽有时很困难,也是每个临床医生经常碰到的难题。但是如果分清楚原因对症下药,效果则_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注意分为内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内源性注意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目标或意图来分配注意、支配行为,是主动注意;外源性注意是指个体外部信息引起的个体注意,是被动注意。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外源性注意的是( )。
理科:化学:燃点
P市举办了A、B两场音乐会。某音乐学院弦乐系有37名学生听了音乐会A,23名学生听了音乐会B。若听了两场的学生与只听了一场的学生一样多,那么,听音乐会的一共有( )名学生。
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立案 对于( )相当于( )对于 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