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公考APP
考公务员,到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公考
下图所示为边长40米的正方形试验田,其被划分为16个边长10米的小型地块,用于种植各种作物。
现要将8种作物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种植在这块试验田中,要求:
①每个小型地块只能种植一种作物或不种植任何作物;
②种植同一种作物的不同小型地块之间必须边相邻;
③每个小型地块如果种有作物,其上、下、左和右四个地块中不得种植不同类的作物。
A
3
B
4
C
5
D
6
正确答案 :B
解析
题目要求“任意2块作物种植区域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不得低于10米”,则任意两块地块不能在相邻行和相邻列。如果同一种作物种植5或6块,无法满足其他类作物任意两块地块不能在相邻行和相邻列。同一种作物最多种植4块地块(假设8种作物分别记为A、B、C、D、E、F、G、H,假设A是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下图是其中一种安排方式),即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最多种植在4个小型地块中。故本题答案为B项。
相关试题
在催化剂设计领域,“通用”可能是一个( )的词汇。即使是在传统的双键化学领域,期望存在一种通用催化剂也是( )的。酶是催化剂设计的杰作,大自然赋予了酶( )的选择性,因而不可避免地使其底物范围受限。因此,使用同一催化剂,在不同种类的底物上实现高选择性,是不可能的。
新发现的翼龙足迹化石共114个足迹,包括57个前足足迹和57个后足足迹,研究者推断造迹者是四足行走的。其中含有2种大小和形态不一的翼龙足迹:尺寸较小的为乌尔禾翼龙足迹,尺寸较大的也属于翼龙足迹属的成员,这两类足迹是由两种体型不同的翼龙所留。研究人员从乌尔禾翼龙足迹后足提取了解剖学的特征,并首次与当地发现的翼龙实体化石进行了对比,他们推断,乌尔禾翼龙足迹的造迹者极有可能是复齿湖翼龙。这些足迹化石密度很高且大小不一,代表有不同年龄层次的湖翼龙在乌尔禾地区的湖岸边生活。以下各项如果为真,除哪项外均能支持文中的推论?( )
一个自然数的素根指的是将这个数除以这个数各位数字之和,再将所得商的整数部分继续执行前述操作,直至所得商不超过10,这时该商的整数部分就是这个自然数的素根。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
82.某集团有着严格的人才(管理者和技术专家)任用、聘用规范体系。所有中层干部都必须有管理专业学位且在集团工作超过5年,每个技术专家都必须有研究生学历且有高级职称。实际上,如果在集团工作超过5年但没有研究生学历,或者有高级职称而没有管理专业学位,则他们都不能成为中层干部。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出( )。
下列关于我国“十三五”以来取得的航天成就的描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嫦娥五号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为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②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③我国首次执行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正式启航,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三大任务④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升空,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交会对接
市场饱和:产品滞销
2.某单位向福利院捐赠大小外观完全相同,质量不同的4种皮球供孩子玩耍,已知4种球分别有13、6、9、15个,分别装在4个小车内,某小朋友不慎将其中3个小车打翻,球全部倾倒出来混在一起,为了将球全部复位,需对球进行称重,则最多需要称多少次?( )
新冠病毒的包膜蛋白与刺突蛋白一起存在于病毒的外膜上,帮助病毒在感染细胞内组装新颗粒。早期研究表明,包膜蛋白在“劫持”人类蛋白质以促进病毒释放和传播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科学家们推测,包膜蛋白破坏了肺细胞的连接,免疫细胞试图修复损伤,释放被称为细胞因子的小蛋白。这种免疫反应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炎症,导致“细胞因子风暴”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从而加重病情。此外,由于损伤削弱了细胞间的联系,病毒可能更容易从肺部逃逸,并通过血液传播,感染其他器官。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
9.为了加强某社区消防安全意识,某消防支队对该社区的4栋居民楼开展消防安全检查,该支队6名消防员负责此次安全检查,规定任一栋居民楼保证至少一名消防员前往,若同时开始检查,问共有多少种检查方式?( )
一、图形推理。请按每道题的答题要求作答。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一项。56、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根据相关法规,关于网络直播营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飞行表演由各种基础动作组成,如横滚、筋斗以及著名的眼镜蛇动作等。此时,飞机发动机会遭受进气畸变,发动机稳定裕度衰减,即航空发动机进口流场参数与其设计的假设不一致。进气畸变是航空发动机失稳的主要诱因,易造成压气机稳定尚失,此时涡轮负荷和热应力增加,压气机叶片发生强迫振动,极有可能对发动机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影响飞机飞行安全,因此有必要发展及时可靠的压气机失稳预报技术,确保在进气畸变条件下航空发动机安全稳定运行。 这段文字所在的文章最可能讨论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