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公考APP
考公务员,到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公考
阅读材料3,完成第77-78题
王某是本市某重点中学高三的一名男生,近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情绪不好,每天在家闷闷不乐,不愿与人交流,睡眠不好,饭量减少,每天萎靡不振,上课时注意力难以集中,尽管每天学习时间很长,但学习效率低下,在最近的模拟考试中成绩不升反降。
班主任老师见此情况,和他进行了深入地交流。王某说,他家人对他的期望很高,他也一直名列前茅,但是最近两次考试成绩有所下降,让他非常难受,尤其是前两次数学考试,他发现越努力越降低,感觉自己根本不是学数学的料,现在是想到考试,整个人就难受。
A
行为主义流派的强化理论
B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C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D
维纳的归因理论
正确答案 :C D
解析
【金标尺答案】CD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理论。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这意味完成任务存在一个最佳动机水平,在未达到最佳动机水平时,工作效率会随着动机水平的上升而上升,而过了最佳动机水平之后,工作效率会随着动机水平的上升而下降。材料中,王某的期望过高,导致考试失利,没有正确掌握动机强度。故C项符合题意。成败归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维纳,其主要观点是: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评价。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与不可控制性归因。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将成绩归因于能力容易产生无助感,影响学习效果,王某觉得自己不是学习数学的料,正是将一开始的成绩降低归因于能力,故D项符合题意。
A项:强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和斯金纳,其主要观点是:人的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某种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稳固关系,受到强化的行为比没强化的行为更倾向于再次出现,因此,不断强化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认为强化能够促进学习动机。比如: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老师为了让学生好好学习,会奖励学生小红花、小卡片等。家长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会奖励允许学生多看一会电视、多玩一会游戏,或者买一个玩具等等。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项: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其主要观点:认为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被激发出来的。而人具有5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所以马斯洛认为人因为有了内在的学习需要会产生相应的学习动机。比如:人因为有了生理需要,所以会学习吃、喝等行为。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D。
相关试题
54.教育行政部门取缔一批违反国家规划,私自招收未成年学生的私立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这一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是( )。
67.引起无意注意的刺激物具有的特征包括( )。
50.学校下半年生源锐减,老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 )。
25.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就儿童心理发展观提出了( )。
某班部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比较差,为了让所有同学都能学好三视图。王老师在讲解时。总 是会通过叠纸片的方式呈现给同学们,帮助他们更好地还原图形。王老师的教学方法遵循了( )。
64.常用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包括( )。
李老师最近发现,刚上中学的小敏有些迷茫,常常在课本空白处留下“我是谁”“我在做什么” 等话。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此时的小敏最可能处于( )阶段。
19.王老师在讲解《珍珠鸟》一课时,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许多珍珠鸟的图片,使学生获得了生动的表象。这一阶段属于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中的( )阶段。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叫( )。
48.《教育法》是中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下列说法中与《教育法》中的有关规定不符的是( )。
10.教师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
70.教师在( )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