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公考APP
考公务员,到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公考
材料一
四川省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蜀人在今川西地区建立了蜀国,巴人在今川东地区(包括重庆)建立了巴国,四川地区因此古称“巴蜀”。时至今日,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四川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及指示精神,坚守文化根脉,坚持活态传承,推动了新时代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壮阔实践在巴蜀大地生动开展。2019年4月,四川省围绕如何传承发展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调研。
材料二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是一项系统工程。调研组了解到,四川开展了优秀文化传承大调研、大讨论,全面把握四川文化省情,在传承对象与重点、目标与规律、模式与标准上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2017年1月,《四川省“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出台,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要构建基本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要加大对四川历史名人的研究力度,不断提升巴蜀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2017年2月,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从全省各地推荐的144名历史名人中,遴选出大禹、李冰、落下闳、扬雄、李白、杜甫、苏轼等首批十大历史名人,为其成立研究中心和研究会,打造博物馆或纪念馆,承载并弘扬历史名人的当代价值。2017年9月,四川出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意见》,提出传承发展的主要目标,梳理出17个主要项目。2018年7月,在意见的引领下,省文化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将四川省文化挖掘和建设带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通过一系列实施意见要求,有利于全面提升四川文化软实力,奋力创造巴蜀文化新辉煌。
材料三
为培植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土壤,四川通过在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生命·生态·安全》、《家庭·社会·法治》、《可爱的四川》等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励各地各校深入挖掘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设专题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通过加强专题相关学科建设,支持全省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传统文化专业课程。目前专业核心课程开设传统文化内容的已布点548个、在校学生15万人。推选并公布了四川省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美术馆68个、省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251所。推动了成都市、峨眉山市、资中县、三台县开展“中华武术进校园”试点工作。
围绕立德树人与实践教育,成都市配套专项经费,构建市、县、校优秀传统文化“三级一体”工作机制;编写国学启蒙校园教材、小学生国学经典、经典伴我行等教材;开展“美德少年”创评活动,推动“川剧进校园”,举办写经典、话经典活动,其覆盖面占全市学校总数90%以上。自2012年起,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面向广大青少年推出了博物馆社教项目——“草堂一课”,把传统诗歌文化融入中小学现场教学中。调研组了解到,杜甫草堂每周都会专门给孩子们安排各种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课程,草堂一课运行至今,参与学生数万人次,惠及数十万名市民家长。成都一市民表示:“这项活动在草堂举行,让孩子们在现场感受诗圣的爱国精神和情怀,寓教于乐,家长和学生都受益,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
泸州市大力开展“非遗读本进校园”活动,连续举办25届“屈原魂”传统诗词创作大赛。泸州市非遗传习所、合江县川剧团分别吸纳了当地3000余名学生参与非遗传习和川剧培训。将非遗培训带进校园,“泸州分水油纸伞”成功列入四川省全日制中学美术教材,开四川省非遗入选教材之先河。广安市广安区希望小学以“一套国学教本教材、一周一次国学经典齐诵、一周一堂国学课教育”,打造出国学经典诵读特色学校,加强教育,真正实现让传统文化“学起来”“传起来”。
材料四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蜀地特色文化浸润的四川先贤,在持家治家方面也充满智慧。四川家风的内容不仅带有中华传统家风的共性,还呈现出较为鲜明的地域个性。尤其是“湖广填四川”对巴蜀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在家风家训上亦有所体现。
要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必须推动传统文化走入生活,实现活态传承。四川推动传统文化的“三融”——融入家庭生活,深入挖掘整理四川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规,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如:诸葛亮的《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后人留存有多篇《诫子书》。融入精神生活,坚持开发市民休闲文化、体育健身文化、特色餐饮文化,紧贴群众精神需求提供差异化的精神文化读物和影视作品;融入社会生活,把中华优秀文化思想理念体现到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等社会规范,引导人们在润物细无声中养成良好的文化行为规范。
一条条家训、一封封家书、一个个家风故事,不禁让人感受到中华民族优良家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我们相信,新时代,在国家和每个家庭的不断发展中,社会风气氛围越来越好,优良家风必将发扬光大、绵延不绝。
解析
弘扬川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四川省历史悠久,蜀人建立蜀国,巴人建立巴国,四川地区因此古称“巴蜀”。作为文化发源地,我省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资源丰富多样。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及指示精神,坚守文化根脉,坚持活态传承,推动新时代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壮阔实践在巴蜀大地生动开展。我省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出台总体政策指引,融入时代、大力弘扬。“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省出台文化发展规划,构建基本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大对四川历史名人的研究力度,不断提升巴蜀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启动文化创新工程,遴选十大历史名人,成立研究中心和研究会,打造博物馆或纪念馆,承载并弘扬其当代价值;出台实施意见,提出目标,梳理项目,将我省文化带到新的高度。只有提升文化实力,才能创造文化辉煌。
培植文化肥沃土壤,融入教育、加强普及。“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为培植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土壤,我省把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设专题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构建“三级一体”工作机制;编写国学经典教材;开展各类传统文化活动。推出“草堂一课”社教项目,把传统诗歌文化融入中小学现场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精神情怀教育,寓教于乐。各地大力开展“非遗读本进校园”活动。同时打造国学经典诵读特色学校。只有加强文化教育,才能激发文化活力。
利用时代家风资源,融入社会、形成共识。“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发扬家风家训,首先融入家庭生活,深入挖掘整理四川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规等文化资源,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其次融入精神生活。开发市民特色文化,提供差异化的精神文化读物和影视作品;最后融入社会生活,把中华优秀文化思想理念融入到社会规范,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文化行为规范。只有营造文化氛围,才能发扬文化魅力。
挖掘川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四川省政府在弘扬优秀川蜀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以上就是相关的调研情况。
相关试题
41. 甲乙系夫妻,下列哪一项婚后增值或所得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
5. 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论支撑和根本依据是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 )
4. 科学需要想象力,考古更是如此。古人留下的信息总是_____,出土的文物也不会说话。我们需要想象力来弥合认知缝隙,获得一幅完整的图景,需要想象力神游时空与古人对话,也需要以想象力驱动求知欲,读懂先民留给我们的文明“密码”,从已知向未知不断进发。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75.专项整治是指政府出于整治某种突出市场行为,某个行业或者社会问题的需要,由主管部门或多个部门,集中人力、设备、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从重、从快地进行声势浩大的行政检查,执法处罚行动。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专项整治的是( )。
8. “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体现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
50. 近年来,某咖啡店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开发和研制新产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相反,有些咖啡店因产品缺乏创意而客流减少甚至倒闭,这说明( )。
21.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是( )。
87.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提到,“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载、心驰神往;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1. 下列关于到2035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11. 张某是赵某的非婚生子女,因此张某无权继承赵某的遗产。( )
9. 洛川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在中国革命紧急关头及时地向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 )
8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