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公考APP
考公务员,到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公考
A
中共二大
B
中共三大
C
国民党一大
D
国民党二大
正确答案 :B
解析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提出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相关试题
我国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 )。
在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中,作为全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主战场的是( )。
(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
我国一再出现的“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市场主体违背了( )。
被称为“第四产业”的是( )。
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具体内容不包括( )
( )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
黄河的发源地在( )。
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是在党的( )
第二部分 主观题(共40分)给定材料:材料1 近年来,人们逐渐感觉到过中国传统节日的人变少了,节日气氛也变淡了。而另一边则是中国人变着法儿过洋节,不管是什么节,只要是洋节就过。面对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洋节日,两岸也有很多普通民众感到担忧和不解。洋人节就比中国好?中国春节为何逐渐被国人淡化?甚至在一些人眼里,洋人的“鬼节”都比中国的中元节好。一些文化学者认为,这样的现象应该反思。有关调查显示,在谈到过春节与圣诞节选择谁时,其中一多半选择圣诞节,理由是热闹,很多人认为现在春节已经变了味儿,过春节就是为了能得到几天假期,有的则认为,他们不知道中国为什么过春节。不过有几位受访的老人表示,现在人太浮躁,很多人盲目崇洋媚外,加上一些商家为了卖东西,也推波助澜。但这几位老人说,他们并不相信洋节日就比中国传统节日有魅力,“我看还是很多人无知吧,他们不懂中国节日丰富的意涵,希望国家能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普及,否则,未来中国传统节日将被洋节日替代了。” 材料2 材料2 某些人对国人过“洋节”口诛笔伐,其中不乏上纲上线到“国人崇洋媚外”的论调,引发了人们对于西洋文化的“狂风骤雨”以及已经袭来的担忧。有文化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声称:“传统节日遇冷洋节受热捧,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中国人喜欢过洋节,这大可不必上纲上线。热衷此道的人大都以凑热闹的心态参与其中,目的无非是趁此机会与亲朋好友相聚、释放压力。更何况,洋节受追捧并不代表传统节日遇冷,举个例子,时逢中秋、春节,情侣间免不了为了在谁家过节进行一番商榷。因为传统节日往往非常让人重视,单位、学校还专门放假。尤其是春节春运的盛况,不输穆斯林的朝圣。而万圣节之类的洋节,则大都是两个人的世界,赠送、祝福之类的圈子限于年轻人之间,节日的意义早已被年轻人模糊化,演变成了一场疯狂聚会和轰轰烈烈的Party,至于节日本身,早已经被娱乐化和空心化。其实,中国人过洋节不仅不是缺乏民族自信的表现,相反,他展现出了国人更积极接触西方文化,使其为我所用的自信。我们不用担心因为“洋节”而忘掉传统节日,正如同我们不能幻想和奢望欧美人会用春节取代圣诞一样。同那些喜欢看中国舞狮的洋人一样,国人喜欢“洋节”也仅仅是喜欢,无需上纲上线。材料3 端午节内涵丰富,从其各种别名中可见一斑。天中节、龙舟节、浴兰节、端阳节、诗人节……顾名思义,岁月节点、人生纪实、祈福纳祥、家庭人伦,是构成端午文化的多重景深。。“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对诗人屈原的纪念,更让这个节日有了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有人极而言之,“没有端午,何以中国”,正是因为端午富含中华文化基因,既是中国人文化身份的表达,更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自“中西”而观之,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成了“闯入者”,其商业化、娱乐化、趣味性,对中国传统节日生态造成不少冲击。这样的“古今之变”“中西之惑”背后,是中国社会三千年未有之大转型,也是人类文明亘古未有之大交融。置身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大潮之中,基于农耕文明而形成的端午节俗,该如何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场景?如若让端午传统持续失落,无疑会有损文化认同感、消散文化向心力。然而,中华文化却也正是在“古今”“中西”之间,获得了更大张力。文化恰似长河,既有大浪淘沙沉淀的河床,也有奔腾澎湃汇入的支脉,因而不舍昼夜、源远流长。外在环境越是变化,文化传统越需坚守,只有这样,传统方为传统——这是考验文化守成定力的重要维度。但传统也不是死水、不是静物,主动适应变化,创新表现方式,注入时代气质,传统方有生机也更具价值——这是考验文化应变创新能力的重要维度。传统节日,蕴藏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描绘着一种文化的共同底色,是以文化创新形塑文化自信的最好抓手。从这个角度看,弘扬端午文化,正是为了塑造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材料4 每年的圣诞节都会引起热烈的争论。一边说:圣诞节能带来很多快乐和新奇的东西,同时还能促进消费,应该过;另一边说:不能一味地崇洋媚外,淡漠自己的传统节日。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曾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这不仅引起了学生的争议,也在网上引起激烈争论,“别的学校学生都出去过平安夜了,我们为啥要待在学校开宣传片?” 学校在平安夜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片,并且在校内挂出了“抵御西方文化扩张”“坚决维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宣传标语。该校认证微博称“应发扬祖国传统节日”。但有的学生认为,是否过西方节日,学生有自主选择权。材料5 国外的老外们也过春节。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多个国家有过春节的习俗,主要是一些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这些国家都把春节列为了法定假日。在欧美一些国家,经常有庆祝春节的活动,尤其在华人聚集区域国,春节的气氛也十分隆重和热闹。日本:买福袋图吉利。在日本,新年时有一种叫“福袋”的商品,所谓福袋,就是装着商品的不透明的袋子。福袋有很多种,化妆品、服装、生活杂物、电器,总之能装进袋子里的都行。新加坡、马来西亚:习俗与中国相似。农历春节,在华裔人口占多数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无疑是一年中最重要、气氛最浓厚的节日。圣诞节一过,大街小巷和商业区就换上了中国传统的春节盛装,大大小小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年画也贴了出来,一片喜气洋洋。各个中国传统式的店铺里买年货的人络绎不绝,大街小巷更是播放着传统的新年歌曲。美国:继法国把“春节”定为法国的主要节日外,美国纽约州也把中国的农历大年初一定为全州的法定节日,春节期间,帝国大厦在除夕和大年初一两个晚上亮起喜庆和吉祥的红黄两红彩灯,向华人拜年,为方便华人过年放鞭炮,纽约当局还专门安排了鞭炮燃放点和燃放时间,同时鼓励华人穿着唐装组织春节游行。 材料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要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这是中国情人节“七夕”首次写进中办国办文件。《意见》还要求“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建设新乡贤文化,培育和扶持乡村文化骨干,提升乡土文化内涵,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让子孙后代记得住乡愁”,实施“深入阐发文化精髓”、“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等七项重点任务,会让你的乡愁有处安放。 《意见》在“融入生产生活”部分明确要求: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价值,提炼精选一批凸显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纳入城镇化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合理应用于城市雕塑、广场园林等公共空间,避免千篇一律、千城一面。挖掘整理传统建筑文化,鼓励建筑设计继承创新,推进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延续城市文脉。加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发掘和保护一批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的小镇和村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涵养企业精神,培育现代企业文化。实施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支持一批文化特色浓、品牌信誉高、有市场竞争力的中华老字号做精做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加强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和饮食、医药等的研究阐释、活态利用,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实施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计划,设计制作展现中华民族独特文化魅力的系列服装服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规划设计推出一批专题研学旅游线路,引导游客在文化旅游中感知中华文化。推动休闲生活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培育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传统休闲文化。发展传统体育,抢救濒危传统体育项目,把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全民健身工程。作答要求结合给定材料,联系自身的感受和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主题明确,见解深刻;参考给定材料,但不拘泥于给定材料;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字数1000字以内。
写作调查报告,通常采用的表达方式是( )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它涵盖的关系不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