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公考APP
考公务员,到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公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36~40题。
如果,谁面对自己的哥哥,心底油然冒出“兄长”二字的话,那么大抵,谁已老了。并且,谁的“兄长”肯定更老了。
这个“谁”,倘是女性,那时刻她眼里,几乎会漫出泪来;而若是男人,表面即使不动声色,内心里也往往百感交集。男人也罢,女人也罢,这种情况之下的他或她以及兄长,又往往早已是没了父母的人了。于是同时觉得变成了“老孤儿”,便更加互生怜悯了。老人而有“老孤儿”的感觉,这一种忧伤最是别人难以理解和无法安慰的,儿女的孝心只能减轻它,冲淡它,却不能完全抵消它。
有哥的人的一生里,心底是不大会经常冒出“兄长”二字的。“兄长”二字太过文化,它一旦从人的心底冒了出来,会使人觉得,所谓手足之情类似一种宗教情愫,于是几乎想要告解一番,仿佛只有那样才能驱散忧伤……
几天前,在精神病院的院子里,我面对我唯一的哥哥,心底便忽然冒出了“兄长”二字。那时我忧伤无比,如果附近有教堂,我将哥哥送回病房之后,肯定会前去祈祷一番的。我的兄长大我六岁,今年已经六十八周岁了。从二十岁起,他一大半的岁月是在精神病院里度过的。他是那么渴望精神病院以外的自由,而只有当我是一个退休之人了,他才会有自由。我祈祷他起码再活十年,不病不瘫地再活十年。如果有上帝、佛主或其他神明,我愿与诸神达成约定;假使我的乞求被恩准了,哪怕在我的兄长离开人世的第二天,我的生命也必结束的话,那我也宁愿,绝不后悔!
在我头脑中,我与兄长之间的亲情记忆就一件事:大约是我三四岁时,我大病了一场高烧,母亲后来是这么说的。我却只记得这样的情形——某天傍晚我躺在床上,对坐在床边心疼地看着我的母亲说我想吃蛋糕。之前我在过春节时吃到过一块,觉得那是世上最好吃的东西。外边下着瓢泼大雨,母亲保证说雨一停,就让我哥去为我买两块。当年,在街头的小铺子里,点心乃至糖果也是可以论块买的。我却哭了起来,闹着说立刻就要吃。于是当年十来岁的哥哥脱了鞋、上衣和裤子,只穿裤衩,戴上一顶破草帽,自告奋勇,表示愿意冒雨去为我买回来。母亲被我哭闹得无奈,给了哥哥一角几分钱,于心不忍地看着哥哥冒雨冲出了家门。外边又是闪电又是惊雷的,母亲表现得很不安,不时起身走到窗前往外望。我觉得似乎过了挺长的钟点哥哥才回来,他进家门时的样子特滑稽,一手将破草帽紧拢胸前,一手拽着裤衩的上边。母亲问他买到没有,他哭了,说第一家铺子没有蛋糕,只有长白糕,第二家铺子也是,跑到了第三家铺子才买到的。说着,哭着,弯了腰,使草帽与胸口分开,原来两块用纸包着的蛋糕在帽兜里。那时刻他不是像什么落汤鸡,而是像一条刚脱离了河水的娃娃鱼;那时刻他也有点儿像在变戏法,是被强迫着变出蛋糕来的。变是终归变出来了两块,却委实变得太不容易了,所以哭,大约因为觉得自己笨。
母亲说:“你可真死心眼儿,有长白糕就买长白糕嘛,何必多跑两家铺子非买到蛋糕不可呢?”
他说:“我弟要吃的是蛋糕,不是长白糕嘛!”还说,母亲给他的钱,买三块蛋糕是不够的,买两块还剩下几分钱,他自作主张,还为我买了两块酥糖……
“妈,你别批评我没经过你同意啊,我往家跑时都摔倒了。”其实对于我,长白糕和蛋糕是一样好吃的东西。我已几顿没吃饭了,转眼就将蛋糕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而母亲却发现,哥哥的胳膊肘、膝盖破皮了,正滴着血。当母亲替哥哥用盐水擦过了伤口,对我说也给你哥吃一块糖时,我连最后一块糖也嚼在嘴里了……
是的,我头脑中只不过就保留了对这么一件事的记忆。某些时候我试图回忆起更多几件类似的事,却从没回忆起过第二件。每每我恨他时,当年他那种像娃娃鱼又像变戏法的少年的样子,就会逐渐清楚地浮现在我眼前。于是我内心里的恨意也就逐渐地软化了,像北方人家从前的冻干般,上锅一蒸,就暄腾了。只不过在我心里,热气是回忆产生的。
A
兄长
B
我的哥哥
C
回忆
D
亲情记忆
正确答案 :A
解析
A 【解析】标题提炼题。根据全文可知,作者重点回忆对象为“哥哥”,并且文段首句引出话题对象即为“兄长”,因此,对应A项。
B项,“我的哥哥”相对于A项,表述过于平淡,无法体现作者的情感表达,排除;
C项,脱离文段主题词,排除;
D项,论述范围过于宽泛,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项。
【文段出处】《梁晓声:兄长》
相关试题
24.叶少兰和我们讨论戏曲/京剧的教育规律。无非三条:一要强化练功,二要重视实践,三要增加演出。这番话就是如下简单的道理:练功比学文化重要,学传统戏比创作新剧目重要,舞台演出积累实践经验比在教室里上课重要。历史地看,倡导“复古”的文人从来都代表健康的美学趣味。然而,新文化运动并不斥责十足主张“倒退”的文艺复兴,相反,还要以之为师。价值观挺“双标”。解决“双标”的方法,就是故意不提文艺复兴里的“复”字,而说这是创新,因此就成了“进步”。作为理论研究人员,我就从这里开始,谈谈关于戏曲一些有趣的理论纷争。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14.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你看到了一幅画,很喜欢并且尝试着逐根线条地去临摹它,可是到头来却发现临摹画与原作_____,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只顾在细枝末节上_____,却忽略了全局。依次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
73.东数西算工程,指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下列关于东数西算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某生鲜超市销售一批海鲜,按每千克获利60%的价格销售这批海鲜,售出70%后,开始按销售价格的50%处理剩下的海鲜,最终总利润比不进行处理销售减少了1200元。则生鲜超市购进这批海鲜的成本价为( )元。
19.调查中由于各种原因,往往出现数据缺失,形成数据集中的一个个“窟窿”,给数据保存带来遗憾,有缺失的数据集也影响一些统计方法的使用。而数据搜集人员比一般的数据使用者更清楚数据的搜集过程,以及产生数据缺失的原因,这些知识能够在插补中使用,在调查结束后就对缺失数据集进行插补,得到形式上完整的数据集,以减少数据积累中的遗憾。当然,应该有对插补值辨别的标志。下列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
54.“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寄征衣》这首词中描述了一个少妇思恋戍边郎君的矛盾心理。 下列与上述推理形式结构相同的是( )。
58.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老张是活雷锋,所以,老张是东北人。下列推理中,能证明上述推理错误的是( )。
94.综合生产能力最高的当年,供水管道比上年增加了( )公里。
32.填入文中划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
98.2023年7月,全国居民八类消费价格的同比变化平均值是环比变化平均值的( )。
三、演绎推理。共15题。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答案应与所给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51.有甲、乙、丙、丁四个人,他们之间身高的关系是:丙没有丁高,甲没有乙高,而乙不如丙高。 可以推出身高最高的是( )。
二、类比推理。共5题。每道题先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 46.计算机系: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