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公考APP
考公务员,到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公考
A
30
B
35
C
40
D
50
正确答案 :D
解析
【事考帮答案】D。考查和差倍比。
解题重点:利用方程法解题。
解题过程:设财务部门的男、女员工人数为x人、x+10人,人事部的男、女员工人数为1.5y人、y人。根据题意,两个部门的男员工人数之和与女员工人数之和相同,列得方程:x+1.5y=(x+10)+y,解得:y=20,则人事部有1.5×20+20=50人。故本题选D。
相关试题
14. 甲在外出旅行的过程中,因旅行地发生泥石流导致下落不明。2年后,甲的丈夫乙欲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甲死亡,甲的父母明确表示不同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68. 2023年11月21日,四川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开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他指出,全省各级工会要紧紧围绕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不断增强工会组织( ),在团结引导职工群众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组织动员职工群众建功立业、切实提高维权服务质量,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上展现更大作为。
18. 社交直播的兴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令人担忧的就是“直播假货”现象的出现。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迅速赚取利润,会采用假冒伪劣产品或虚假宣传来欺骗消费者,严重损害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环境,也削弱了社交直播行业的发展潜力。这主要体现了市场调节存在( )。
51. 革命文物既是物质载体,更是精神符号。每一件革命文物都是历史事件、革命英雄和革命精神的生动写照,体现着党的光辉历程、英勇斗争和奋斗精神。因此,用革命文物资源构建“大思政课”品牌,需要讲好革命文物背后的红色故事,特别要讲深讲活讲透革命文物背后的“事”和“理”,做到以物证史、凭物言理,最终实现以物感人、托物传志,以文物背后的事理传递信仰信念的真理。这就需要因地制宜将红色旧址遗迹打造成“思政教室”,将革命文物实物打造成“思政教材”,将英雄模范人物塑造成“信仰之师”,让革命文物的故事活灵活现,让革命英模的事迹有血有肉,让有意义的“大思政课”更有意思,切实发挥革命文物故事的育人作用。下列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
36. 从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下列关于法律和道德异同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52. 在中国历史上,乡土历史重构在作为文化的历史孕育中所起的作用巨大。“乡土历史重构”可以分为前贤事迹的重构、历史事件和制度的细化、历史地名的附会和山川位置的重定四种类型。前贤事迹重构往往是将本乡土或到过本乡土的前贤事迹重新细化,特别是通过“景观制造”和“地域泛化”演进,让细节成为乡土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事件和制度的细化往往是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原则下的重构。“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本是历史小说的创作原则,但也往往成为“乡土历史重构”的原则。历史地名的附会也是乡土历史重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地名除了基本的方位定点功能外,更具有强大的文化功能,地名命名考订中的臆测往往体现传统的文化诉求。山川位置的重新定位也是一个重要类型。中国古代的地理空间认知多是一种“虚拟空间认知”,如果山川没有明显而特殊的人文、自然标识,后人和外人往往很难重新用这个定位表述精准地认知具体地理点位。在中国古代史上的“乡土历史重构”中,重构的历史往往都有一个宏大的真实历史背景作为支撑,但具体路径却不同。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
7. 2023年11月24日,四川省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2023年全体会议召开,四川省省委书记、领导小组组长王晓晖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围绕解决( )问题,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种粮能获利、多得利,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种粮、种好粮。
8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
65. 大力推动文化自觉,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要前提。大力推动文化自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否则不能准确把握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由此可以推出( )。
72. 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说法,正确的有( )。
20.“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出自曹雪芹,其描写的人物是( )。
16. 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关于GDP,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