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公考APP
考公务员,到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公考
A
基于法律的国家强制性
B
单方意志性
C
效力先定性
D
有偿性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行政行为的特征。 行政行为的基本特征有:(1)基于法律的国家强制性。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都必须有法律根据,依法行政是现代民主和法治的基本要求,依法而作出的行政行为因其法律根据而具有国家强制性;行政行为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其实施,这种国家强制力也是行政权的基本属性。(2)法律许可范围内的自由裁量性。由于立法技术的局限性和现代国家行政管理的专业性、技术性、复杂性及多变性等特点,立法机关在立法时总是给行政主体留下相当广泛的裁量余地,以确保行政主体有效地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更好地保护和创造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行政机关应当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积极、灵活地执行和适用法律,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以提高行政效率和效益。(3)单方意志性。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只要是在行政组织法或法律、法规授权范围之内,就无需与行政相对人协商,不必征得行政相对人的同意,而是根据法律规定的标准和条件,自行决定是否作出某种行为,并可以直接实施该行为。(4)效力先定性。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在没有被有权机关宣布撤销或变更之前,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以及其他国家机关都具有拘束力,任何团体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和服从。要否定行政行为的效力,需要经过有权机关依职枚和法定程序审査决定。(5)无偿性。行政行为以无偿为原则,以有偿为例外。行政主体所追求的是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其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分配,应当都是无偿的。ABC都属于行政行为的主要特征。故本题答案为D。
相关试题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 )。
下列关于行政诉讼法基本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 )。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继续实施种子工程,推进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建设,下列不属于三大基地的是( )。
住房公积金属于国民收入主体中的( )。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规定的法定公文种类有( )种。
下列各类法律,国际上统一程度最高的是( )。
下列经济实验区,目前开放程度最大、开放层次最高的是( )。
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 )。
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第一部分客观题单项选择(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它的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60分)下列公文不可平行使用的是( )。
我国对外关系的根本原则是( )。
第二部分主观题:给定材料1-6材料1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经过程,也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一方面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和第一产业人口向二、三产业的转移,以及由此引起的城乡结构变化;另一方面表现为城市文明的扩展和城乡文化的融合。因此,城镇化是经济转型、社会变迁和文化融合协同发展的过程。 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为一体总体布局,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材料22013年6月,一篇题为“葛村该留还是该拆?文物保护部门为何总不敢发言?”的报道被各大媒体转载,千年古村葛村的去留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 葛村是一座始建于南宋的千年古村落,也是江苏为数不多的古村落之一。在当地政府规划中,葛村要被改造成为拥有高楼大厦的“现代古典家园”。而葛村的百姓却并不领情,他们喜欢“麒麟送子”、“福禄寿三星”及“灵芝如意”的砖石雕刻,喜欢古井、老宅,喜欢这些古文物侵染的文化。他们认为,当地政府所谓的“保护性拆迁”,破坏了古村的结构和肌理,即使有的文物保住了,古村落却消亡了。“拆掉的东西,是永远无法再建的,我们只想给子孙后代留一点祖宗的东西”。他们呼吁:保护他们古老而文明的家园,给葛村留下“根和魂”,给全国的古村落留下“根和魂”! 拆迁部门认为,保护古村落是很重要,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很重要,葛村的文化价值到底大没大到需要停止原先定下的发展计划或者修正拆迁方案的地步,这是当前应该仔细考虑的。“我们只想给子孙后代留一点祖宗的东西”,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是我们不应该为保住一个古村落而牺牲未来的发展、让古村成为发展路上的一颗“钉子”。 保护和发展的矛盾是进入现代社会后一对长期存在的矛盾,为了发展,城镇化是必由之路。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会议报告指出“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但一旦城镇化进程与古镇、古村落保护相碰撞,则又会生出很多无奈。材料3古村落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古村落的价值和地位尤为突出。但在国人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发展经济时,传统的古村落生态文化渐渐被蚕食,大多数古村落就如行将就木的老者,渐渐远去。 在全国230万村庄中,保存较好的古村落数目锐减,现在几乎每一个月就有一座古村落在消失。对古村的未来,我国著名民间艺术工作者冯骥才很悲观,“现在城市的悲剧正在向农村转移,打着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口号,大批的房地产商把城市土地开发完了后,正在转向农村,因为农村还有大量的土地。这一波,如果我们控制不了,千姿万态的中国村落就会变成城市里那些建筑垃圾。”“每一分钟,都有文化遗产消失。在不保护,五千年历史文明古国就没有东西留存了,如果我们再不行动,我们怎么面对我们的子孙?” “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古村落,没人去发现,去关注,很难谈得上保护。但是,那些受到“重视”的古村落往往因独具特色多数已成为了旅游开发的“摇钱树”。我们看到一些古村落大张旗鼓发展旅游业,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似乎已成为各地采用的普遍办法。 当古村落成为景区后,停车场、餐饮设施、宾馆和道路交通建设为游客提供了方便,但也对当地独有的儒雅和幽静造成一定的程度地破坏。如果为了旅游开发而对古村落进行保护,难免使其遭受外界的纷扰甚至超负荷运转带来的破坏,从而也就失去了保护的原真意义。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古城的命运也令人堪忧。在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决策者把文化遗产当成旅游经济开发区,有的政府甚至提出“把风景的名山变成经济的名山”,这种错误的观念引发了大规模的破坏性开发,导致一些文化遗产面临游客超载、错位开发的严重威胁。“人满为患”使文化“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严重伤害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材料4改革开放以来,在如火如荼的“旧城改造”和房地产开发热潮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出现了“建设性破坏”现象。城市发展越快,新城市建设的力度越大,对文化遗产的冲击越大。比如南方的浙江嘉兴和北方的山东德州,这两个城市在发展和建设中,城市里面的历史街区板块(德州除去一个文化性的遗址之外)基本上完全没有了,它们曾经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文化名城,基本上连历史建筑都没有了。 城市发展中最容易受伤害的历史文化遗产,对文化资源保护意识不强、保护水平不高、保护后使用不当等因素致使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迅速流失、传承悠远的历史文脉被粗暴割裂、千姿百态的城市个性逐渐消遁。据2012年首次开展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大检查显示,全国110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13个名城已无历史文化街区,18个名城仅剩一个历史文化街区,一半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已经面目全非,与历史文化街区的标准相差甚远。少量承载着丰富历史信息的古旧建筑,落寞伫立,情势堪怜。材料5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缺乏特色、千城一面的弊端,以至于有人担心“将来中国人会在自己的城市里迷路,不论哪个城市,满眼全是现代建筑。所有文化旧址、胡同、街道,都被房地产开发商的推土机铲平,造起来的楼盘,基本上都是一个样,原有的城市个性和特点都消失了。”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迅说:“有的城市整条的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成为的历史民居变成了高楼大厦。片面求洋、求变、求大的心态,使一些历史名城风貌荡然无存,导致‘千城一面’”。他拿出4张照片说:“没人知道这些城市叫什么名字。”4张照片是4座不同城市的街景,照片上,都是高楼大厦和宽大的马路,景致几乎一模一样。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秘书长张富春认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突出的问题,是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对名城保护产生的不和谐因素。他说,各地在城市规划、设计、建筑各个环节,自觉不自觉地以西方为标准或模仿的对象,把高楼大厦看作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中国传统城市变得面目全非。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美”。城市发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发展城市的文化内涵。城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出来的城镇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中国的城镇发展要有自己的个性,要突出多样性;一座城市留给人影响最深的不仅有城市的容貌,更为重要的是城市的文化。材料6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指导全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这份规划确立了城镇化的几个基本原则,强调信心城镇化要以人为本,公平共享;要注重文化传承,彰显特色。并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名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问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强调,新型城镇化“要注重文化传承,彰显特色”。结合材料,联系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思路清晰、语言流畅;2.观点明确,具有说服力3.字数600-800字。